“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
愛憎分明不忘本, 立場堅定斗志強…”
這首《學習雷鋒好榜樣》創作于1963年的3月5日毛澤東在《人民日報》發表“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之后。從此每年的3月5日成為學習雷鋒紀念日。如今,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關于雷鋒你了解多少?
1、他是出生在舊社會的“庚伢子”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長沙縣,乳名“庚伢子”,在舊社會里,這戶貧苦的農民家庭受盡地主壓迫,家人先后慘死,不滿七歲的他獨自掙扎存活。
解放后,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不用再乞討、流浪,他如饑似渴學習著文化,也將這份恩情銘記在心底,用此后的每一天,和滿腔的熱誠去報答。
2、他是新中國的一顆“螺絲釘”
為了支持國家建設,成年后的雷鋒從湖南到鞍鋼當工人,又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20歲,響應祖國號召,雷鋒參加了人民解放軍,無論在哪個位置,他都奉獻了全部的熱情,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凡做一事,必忠一事,雷鋒個子矮小,卻把吊車開得最好,他文化程度不高,卻把出名的“油老虎”,改造成節油標兵車,在刺骨的風雪天里,雷鋒主動要求保養車輛,手和鐵質機件粘在一起,伸進汽油里針扎一樣的疼,他野外苦戰八個多小時,終于保證了車輛能夠隨時開動。
3、他是可敬可愛的“傻子”
天暖了,連隊里發放夏衣,每人兩套,發到雷鋒的時候,他卻只肯要一套,要求把省下來的交給國家,他的襪子,補了一層又一層,搪瓷臉盆、漱口杯幾乎掉光了搪瓷,也舍不得買新的,有同志不解地問:“雷鋒呀,你就一個人,沒家沒業的,干嗎這樣苦熬自己?”他回答說:“誰說我沒家沒業?我們祖國大家庭有六億多人口呢?!?/p>
火車上,雷鋒為老大娘讓座,打掃車廂、給旅客們倒開水,在刺骨的北風里,摘下自己的手套,送給陌生的老太太,人們都說他傻,他卻在日記里說“我甘心愿意做這樣的‘傻子’”。
4、雷鋒語錄
“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p>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p>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p>
如果你是一滴水,
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
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糧食,
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
你是否永遠堅守在生活的崗位上?
這是雷鋒寫在本子上的一段話,一直被人們學習與踐行著,幾十年來,許許多多的榜樣、模范,曾一個又一個走進中國人的生活,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樹立起來,或短暫或長久,成為人們學習的對象;但沒有一個像雷鋒那樣深刻地被注入這個社會。沒有一個人雷鋒的先進事跡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學習雷鋒月,讓我們向雷鋒同志致敬!向雷鋒同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