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2020屆畢業生共有172人,就業率高達100%,其中16人進入央企,29人進入全球五百強企業,104人進入大型民營企業,4人專升本,7人參軍,12人自主創業成功。2020屆機電工程學院畢業生能夠實現高質量就業得益于機電工程學院“一把手工程”持續強化。
一、“一把手”負責下的就業指導提升就業能力
健全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專業教師從學生入學起重點關注學生的學業規劃、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合理設置做到了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就業與創業的理念與內容。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全面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確保錘煉本領“不開線”。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的實踐育人平臺建設,在各類課程設計中增加實習實踐、學生體驗相關環節。強化輔導員就業創業指導理論的研究,聚焦強化本領錘煉,切實培養學生硬技能,切實發揚“三?!本?,不斷完善與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體系,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聚焦開拓就業市場。
舉辦就業指導服務月。每年4月份學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舉辦就業指導服務月,主動融入學校高質量教育體系,著重于系統性就業指導、就業渠道開拓、簡歷制作比賽、模擬面試活動、就業創業講座、校友求職分享、師生結對推薦就業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橋梁平臺。
開展就業創業個性咨詢。建立就業困難學生的個性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就業去向意愿、就業期望值變動、一對一談話記錄、就業進展情況等。并提出建議、意見或者答疑,加強分類指導,針對就業不同團體開展專項的指導。開設日常就業咨詢點或咨詢電話,滿足每一位畢業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一把手”負責下的就業渠道拓展
確保充分就業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助推學生就業,確保順利完成學校就業工作目標。一是堅持信息采集發布,分發揮學院校企合作資源、教師人脈資源等,多渠道收集適合學院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信息。通過大學就業信息網和就業、微信、微博、短信平臺等新媒體工具進行及時發布,實現就業信息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好互聯網通訊等新媒體工具,與所有畢業生進行點對點的信息溝通。
逐步強化學院自主招聘活動組織。發揮學校在畢業生就業市場中的主渠道作用,全力組織好機電工程學院綜合性宣講招聘活動,持續落實穩就業工作部署。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專業教師影響力等,拓展行業人才市場,主辦或承辦學校專場、行業專場招聘會。并推薦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宣傳動員工作,做好經驗交流,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三.“一把手”負責下的分類幫扶助推優質就業
助推優秀學生成功。鼓勵富有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的學生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扶持更多畢業生成功創業,同時帶動其他學生成功就業。推薦優秀學生到大型央企、國企就業等,提升優秀學生的就業層次。
引導廣大學生發展。幫助更多的學生到大中型企業,到優質崗位上發展。引導學生了解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鼓勵和支持學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
對家庭困難畢業生、女性畢業生、殘疾畢業生等各類就業困難群體,開展個性化輔導、推薦崗位信息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學院多措并舉增強學生本領擔當,將就業“身量”轉化為建功“力量”。
四、“一把手”負責下的規范管理
規范就業派遣服務。強化輔導員的業務培訓,著重于學生就業手續咨詢辦理、匯總學生就業材料等工作。嚴格執行學生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做到檔案材料齊備、準確,檔案轉遞安全、規范、及時,推進就業指導服務全程化。
切實組織好畢業生參加校內各類招聘活動,確保90%以上的畢業生在校內獲得就業崗位。指導學生掌握簽約及派遣流程,在辦理就業手續時少走彎路。
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學院發布的招聘信息“一把手”要嚴格審核,確保信息真實性和時效性。高度重視畢業生權益保護,提高維權意識,防范招聘陷阱、非法傳銷等狀況,保護自身權益。就業工作處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畢業生內涵發展,堅持政治站位、完善責任機制,多方協力、多措并舉,精準施策。
機電工程學院近幾年致力于“一把手”就業工程建設工作,并依托機電工程學院為試點,輻射學院全部專業,持續強化該工程作用,堅持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持續完善精準就業體系,立足學生服務需求,充分發揮學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真正落實好“一把手”負總責,支部書記親自抓、輔導員老師天天抓、專業教師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通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了機電工程學院該專業的高質量就業,并總結出了一套具有創新性、連續性、可復制性、可推廣性的典型“一把手”工程就業創業工作指導方案。